產后上門訪視是我院推行人性化服務的措施之一。3月11日,《清遠日報》B2“讀者來信”版刊登了一名在我院分娩的外地產婦的來信。全文轉載如下:
8日下午,市婦幼保健院的鳳英醫生到我的住處回訪。她不怕麻煩不辭辛苦,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確實令我感動,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醫者父母心的含義。特借貴報一角表示感謝。
我家住廣州,有親戚在清遠。為方便親人照顧,我于今年春節入住市婦幼保健醫院分娩。在該院住了一個星期,于本月3日懷抱新生的女兒出院在親戚的家里坐月子。出院的時候,住院部的護士就告訴我,過一些日子醫生會到家中回訪,讓我留下了親戚家里的聯系電話。當時我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,我媽陪我一同來清遠,她說我們老家的醫院就沒有醫生回訪這樣的好事。我也覺得這里也許有這樣的安排,但不一定做得到。住院時我親眼所見診室、病房甚至走廊上到處都是病人,醫護人員個個忙得團團轉。怎么還可能顧得上出了院的產婦呢,所以沒走出院我就把這事忘了。
8日天氣轉冷,我躺在床上照看女兒。上午保健院來電話,說醫生下午過來回訪。因為晚上要照顧女兒睡眠不足,午睡時睡過了頭。再者住房離門口較遠且沒裝門鈴,醫生拍了許久的門都不知道,又一次打電話時我媽才去開門。我現在住8樓,沒有電梯,來訪的醫生已是人到中年。鄰居告訴我醫生足足拍了十幾分鐘的門,讓她爬那么高的樓梯還吃了閉門羹,我心里有點點惶恐。醫生面帶笑容,輕輕在我身旁坐下,說話很溫柔。她問我的恢復情況,有沒有發燒,胃口好不好;還叮囑我要適量吃些水果和青菜。然后她又幫我的女兒量體溫,聽診心肺情況;檢查舌根、臍帶,幫臍眼消毒。有一個細節令我印象特別深,女醫生先將聽筒在手里捂了許久,反復試過其溫度與體溫接近,才慢慢幫我的女兒聽診。她對人和藹可親,工作認真細致精益求精,消除了我原先的緊張心情;卦L結束,醫生又叮囑我做滿月后一定要記得按規定的時間帶嬰兒去打防疫針,回保健院做產婦分娩后的檢查。來到我的住處她顧不上喝一杯水,只忙著回訪和做檢查,她離開的時候我竟然忘記了說一聲多謝。愧疚的同時,我心里滿懷著對她的感激和敬意。